第七篇
民法典共7篇、1260條,每篇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附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被命名為法典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7篇,第1260條,每篇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附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 此后,由于反右斗爭的擴大化,立法活動被中止。
1962年,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再次提上議程,1964年草案(試行方案)完成。 在“文化大革命”中停下來了。
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組織民法典起草工作,到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 草案并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目前的民法通則都以該草案為基礎。
2020年5月22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上就是關于《民法典共幾個分編?》的答疑相關內容,星圖網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今天就介紹到這里了,如有更多疑問,請移步至百科答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