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t、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又稱改良電痙攣治療、無抽搐電痙攣治療,是通電治療前注射適量肌肉松弛劑,以一定電流刺激大腦,引起患者意識喪失,直至無抽搐發作治療精神病的一種方法。
mect是指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一般通電前注射適量肌肉松弛劑。 該方法使患者通電后身體不抽搐,避免身體骨折、關節脫位等癥狀,然后以一定量的電流刺激大腦,引起患者意識喪失,無抽搐發作,是治療精神病的方法。 目前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嚴重的精神疾病、神經疾病,也是精神科的重要治療方法,與藥物治療相比,見效快,能快速控制抑郁癥、躁狂等各種精神疾病。 該療法現又稱改良電痙攣治療、無痙攣電痙攣治療。
操作方法
1、患者仰臥在治療床上,檢查口腔,摘義齒,解開皮帶扣。
2、靜注阿托品0.5~1mg。
3、麻醉劑(目前異丙酚常用)靜脈注射,可緩慢進行麻醉誘導,靜脈注射至睫毛反射遲鈍、對呼喚無反應、嗜睡為止。
4、氯化琥珀膽堿1mL(50mg )用注射水稀釋至3ml,靜脈注射(10秒注射結束),注射后1分鐘內出現瞼面口角至胸腹四肢肌束抽搐。 約3分鐘全身肌張力下降,腱反射(膝、踝)消失,自主呼吸停止,此時是通電的最佳時機。 氯化琥珀膽堿的一般用量為50mg左右。
5、麻醉后期涂導電膠電極位于患者頭部雙側頭側,或單側大腦非優勢半球顳頂側(百會穴(一印堂穴)。 電流為90~130mA,通電時間為2~4秒。 患者有面肌、口角、眼圈匝肌、手指和腳趾輕微活動。 有些沒有動,只是皮膚上起了雞皮疙瘩。 同時進行腦電圖監測,確認是有效發作。
6、通電結束后,瞼面部及四肢肢端抽搐即將停止,用瓣氣囊吸氧加壓人工呼吸,自主呼吸恢復約5~10分鐘后拔靜脈針。 改善電痙攣治療的關鍵是掌握肌肉松弛劑的劑量、麻醉劑量和通電量。
7、療程一般為6~12次。 急性患者可每日更換一次,然后隔日更換一次。
以上就是關于《mect是什么意思?》的答疑相關內容,星圖網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今天就介紹到這里了,如有更多疑問,請移步至百科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