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人的后裔被叫做夏爾巴人,西夏滅亡后,他們一路向西逃亡,往珠峰靠近,有一部分留在了今寧夏本地、內蒙、甘肅、四川、西藏、青海以及河北、河南、安徽等地。而這些人不是被回化、蒙化、藏化、漢化就是被其他民族化了,也就是說融入中華民族中了,很難分清了誰是誰了。
如果僅僅是得到這樣一個模糊廣泛的結果,也算不上是什么研究結果了,專家們對這些夏爾巴人的去向又進行了一些細分,有這么幾種。第一種被叫做唐古特人(也叫唐古忒、唐兀人、唐兀惕),這是元朝時期蒙古人對黨項人的稱呼,但后來這個稱呼漸用以泛稱青藏地區及當地藏族諸部。
第二種被叫做木雅人,這些人主要分布于四川貢嘎山周圍的康定、道孚、九龍、雅江等地區,他們崇尚白色,象征著純潔,這些人是在經歷過蒙古屠殺、西夏亡國后幸存下來南遷的黨項遺民和當地的黨項原始居民弭藥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他們在經過千里跋涉,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區定居下來,在當地建立了一個小政權,首領叫“西吳王”(西夏王),使用古黨項語,而藏語的“木雅”一詞原是指西夏國都興慶府地。
還有一種就是夏爾巴人,是中國的未識別民族之一,居住在中尼邊境。他們長得都很好看,臉部輪廓分明,高鼻梁、深眼窩,他們都穿著用白羊毛織成的氆氌做的對襟褂。他們生活簡樸,靠編制竹器、種植放牧為生。1940年,英國軍隊從樟木口岸登陸西藏,想要掠奪布達拉宮內的罕世珍寶,邊陲樟木的夏爾巴人激怒了,最先參與到抗擊侵略者的軍事行動中,他們保家衛國,駐守在祖國邊疆,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相關閱讀